藏地人文历史

1970-01-01

置身藏地,我们直面的是另一种文化,我们透过自身文化的棱镜去认识一片不一样的土地和不一样信仰的人们,同时也会开始反思自身的文化。

在自然体验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体验者对于这些文化差异也保持观察者的态度,警惕依据自己的文化去评判其他文化和习俗。但如果你怀着一颗包容、探究的心去观察和体验,你也许就会突然理解了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的来历,也收获到一颗颗同样真诚对待你和尊重你的文化的心。

青藏高原之生计

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氧气稀薄、日照充足等因素构成了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同时也影响着当地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牧业生产 

畜牧业是昂赛乡所处玉树州西部地区的传统主业,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则是最重要的家畜:其皮毛可用于制作帐篷、衣物、毛毯,牛奶是多种食物的原材料,牛肉可煮食、炒食或用来制作干肉、包子等,内脏用来灌制血肠或肉肠,牛粪是日常烹饪和取暖的燃料,牛角则可以作为器皿或装饰物。此外当地还饲养少量的马、藏系绵羊、驴等牲畜。

在畜牧生产中,藏民很重视协调自然与人的依存关系,形成了高原畜牧文化的各种习俗规制。一年中藏族牧民会有两次转场,以防止过度放牧带来的草皮退化:每年五月,人们开始从冬季草场(冬窝子)搬至夏季草场(夏窝子),夏季草场所选择的地势相对较高,此时正好可以在山上采挖冬虫夏草。到九月时再搬迁至地势较低的冬季草场,冬季草场向阳、避风而临河。从上世纪末开始大多牧户会在冬季草场建造房屋来取代帐篷,以更好地避寒取暖、防范野兽。转场时人们往往会请活佛占卜,并向山神煨桑献祭,以求风调雨顺。

image.png


日常牧事 

游牧家庭的一天从清早放牧牦牛开始。藏族妇女一般会在凌晨五点左右起床,进行捡牛粪、挤牦牛奶、为全家准备早餐等工作,再将牛羊赶至山上。午时,全家人会围着房屋正中的藏式炉子享用午餐,藏式炉子以干牛粪和煤为燃料,既可以取暖也能直接用来煮饭烧水;下午男主人喜欢去别家喝茶;傍晚时需赶牛入圈、准备晚餐;晚上有时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念经。放牧的时间因季节差异而略有差别,如夏季讲究早牧,而冬季食草匮乏,因而也会延长放牧时间。

image.png


畜牧经济向虫草经济的转变 

在海拔四千米左右的高原,生长着一种神奇而珍稀的药草——野生冬虫夏草,藏语称之为雅扎贡布Yartsa Gunbu”(虫草是真菌寄生在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虫草在国内外广受追捧,价格曾一度与等量黄金一样贵重,而昂赛所属的杂多县有着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的美誉,当地虫草个头大、品质优,是全县居民全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五月中旬,学校会放两个月的虫草假,人们举家出动上山,匍匐在山间用肉眼仔细寻找这埋藏在高山草甸下的 "软黄金"

虽然虫草价格因为每年的天气和市场需求都会大幅度变动,十分不可靠,但虫草经济给当地牧民带来不菲的收入,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致使牧民的消费观念、生活习惯都发生着变化,也推动着传统游牧生计的深刻转型。

体验藏区生活

极富特色的饮食

藏民的日常饮食与其畜牧生产紧密相连,奶、肉、糌粑为三大主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开始吃米饭和蔬菜。

牛奶可用于制成酥油、酸奶、奶茶、奶渣(曲拉)等,夏季是牛产奶旺季,人们就更多吃些奶制品。

秋冬季屠宰,饮食又以肉食为主,手抓肉是将牦牛肉冷水入锅加盐煮开,吃时一手抓肉,一手用刀将肉切下;每家每户在冬宰后都要制作风干肉,将大块的肉悬挂在气温低的地方自然风干两个月,一次做完可以吃半年甚至更久,风干肉有一种特别的松脆口感。

人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糌粑(青稞炒面),它是由翻炒后的青稞粒磨制而成。糌粑吃法多样,可以跟酥油、茶等混匀捏成团吃;茶和酒则是除奶之外最主要的饮品。此外煮食芫根、人参果(蕨麻)也常见于餐桌。

前往牧民家中做客,桌上必定会摆满干肉、饮料、糖果和自制的藏面饼、油条,品尝主人献上的酥油白糖人参果,喝一口香甜的酥油茶,用手亲自捏制糌粑,将是一番别样的体验。

image.png


传统民居

在过去,帐篷是适应长距离大范围游牧的最佳住所,尽管近几十年来大多数牧民在碉房、砖瓦房定居,但现在仍也离不开帐篷。在夏季,随处可见一种呈不规则方形的黑帐篷,这是当地一种历史悠久的特色民居,由牛毛制成,构造简单、结实方便,是代表藏民传统游牧生活的典型住所。在今天,新婚的藏族夫妇也会选择在巨大的黑帐篷中举办婚礼。而白布帐篷更小、更轻便,美观性也更强,一般在参加赛马会、外出游玩或夏季游牧时使用。

传统民居帐篷中,门开在背风的方向,正中为灶,后面是佛台。每家都会有一个公共客厅,藏民极重家庭观念,即使没有客人来访,全家人平日也会花很多时间聚在客厅里喝茶、聊天或静静休息。


多彩的服饰

传统藏族服饰防风又保暖,具有腰襟扩大、袖子宽长的特点,其以缎带为系扣,领、襟、袖、摆都有锦缎、兽皮或氆氇镶边。男子藏袍大多垂至膝盖,便于跨马,而女子藏袍下身自然垂落至脚踝。天气炎热或需要劳作时,人们会脱去一袖或双袖,将长袖盘扎于腰间,天气寒冷时又会套上双袖。

藏民喜爱佩戴首饰,如耳环、项链、腰饰和手饰,很多首饰都是由贵金属和宝石制作而成。最华丽的是女子头饰,其以辫套和珠宝为主,附有少许彩线穗,辫套上的饰物一般为琥珀、珊瑚、绿松石、玛瑙、银元等。

image.png

刘之秋 藏族女子.jpg


宗教信仰 

宗教向藏民描绘出一套有秩序的宇宙模式,满足着藏民由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心理需求,也为藏民共同体的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提供了基础。藏区的宗教面貌基本由两种力量构成:神学宗教,主要指藏传佛教;其次是深藏于牧民心中、影响其精神生活的民间信仰。

神学宗教 

苯教作为藏区的本土宗教,在青藏高原起源甚早,几经兴衰,如今还存在于藏民的精神信仰中。佛教自公元七世纪传入藏区以来,历经了和苯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演化为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内部还分噶举派、宁玛派、格鲁派、萨迦派、噶当派等派别,但正如元朝帝师八思巴所说,众教派就像一只手的五根手指一般不可分割。

image.png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也是藏民精神信仰的重要内容。藏族是一个崇拜高山大湖的民族,在玉树地区,民间信仰最突出的崇拜物即为神山,其相当于汉文化中的土地神,昂赛乡年都村就有着以莫核拉才为代表的十三座神山,围绕神山而产生的神话传说、地方景观数不胜数。

藏区神山一般高峻独立,自然的某些特征唤起了人们对超自然事物的联想并获得宗教感受。在过去的部落时期,神山的序列与部落的结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部落越强,其信仰的神山名声就越大,神山的位置也跟牧民从事经济、社会和军事活动的地点密切相关。

在藏区,既有庇佑人的神山,也有惩罚人的神山。转山是人们最主要的信仰实践方式。日常祭祀山神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时间限制的信仰活动,祭供的原因也多种多样:灾病、喜庆、建宅、远出等,男子会上山顶煨桑,在山上撒龙达(一种印着经文的小纸片),或放置嘛呢石、银元等实物。

多元性与多重性是藏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藏区的民间信仰与神学宗教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这就造成牧民宗教生活多元性、复合性的并存。

image.png


宗教信仰中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 

藏传佛教崇信万物有灵,善待一切众生可以带来福报。这种信仰促成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定程度上也与现代生态保护思想相契合。

例如,人们绝对禁止在神山上放牧、打猎或扔垃圾,也不能随意开采各种资源。河流本身具有神性,鱼是水神的化身,因此不能捕鱼或吃鱼。藏民也认为吃大型动物要比吃小型动物好,因为这样只需牺牲更少的生命而喂饱更多人。即使是家养的牦牛,人们也会选择一部分牦牛进行放生。这种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举措实际维护了藏区人与自然的和睦平衡关系,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够与青藏高原较为脆弱的环境承载力相适应。